| 【名】-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船形。兩邊象船幫,中間三條線代表船頭、船艙和船尾。先秦多用“舟”,漢以后用“船”漸多起來。本義:船)
 - 同本義〖boat〗
 - 舟,船也。古者共鼓貨狄,刳木為舟,剡木為楫,以濟不通。象形。——《說文》
 - 自關而西謂之船,自關而東謂之舟。——《方言九》
 - 作舟以行水。——《考工記·總目》
 - 舟以行川谷。——《墨子·節用》。按,舟之始,古以自空大木為之,曰俞,后因集板為之,曰舟,又以其沿水而行曰船也。
 - 刳木為舟,剡木為楫。——《易·系辭下》
 - 二子乘舟,泛泛其逝。——《詩·邶風·二子乘舟》
 - 兩岸猿聲啼不住,輕舟已過萬重山。——李白《早發白帝城》
 - 舟人大恐。(舟人,船夫)。——宋·蘇軾《石鐘山記》
 - 舟人指點。——宋·陸游《過小孤山大孤山》
 - 又如:舟人(掌舟的人。即船夫);舟次(船只及船只停留之處);舟牧(古時掌船的官);舟師(古時的水上軍隊,即今海軍;船夫);舟航(由舟相連而成的浮橋。也作“舟杭”);舟梁(連船為橋;船和橋)
 - 尊彝等器的托盤〖dish〗
 - 皆有舟。——《周禮·司尊彝》。司農注:“尊下臺,若今之承盤。”
 - 酒器名〖winevessel〗
 - 明當罰二子,已洗兩王舟。——《東坡詩》
 - 姓
 
 【動】- 用船過渡〖ferrysb.through〗
 - 就其深矣,方之舟之。——《詩·邶風·谷風》
 - 商人舟米以來者相望。——李翱《故東川節度使盧公傳》
 
 zhōuchē〖vesselandvehicle〗∶交通船只和車輛 〖journey〗∶長途旅行或旅途 zhōují〖boatandoar〗∶船和槳 假舟楫者,非能水也。——《荀子·勸學》 〖vessels〗∶水上船只 江河湖澤給我們以舟楫之利 舍鞍馬仗舟楫。——《資治通鑒》 幸有舟楫遲。——宋·陸游《過小孤山大孤山》 zhōuqiáo〖bridgeofboats〗∶用并列停泊的船只組成的跨越水域的通道 〖temporarybridgemadebyjoiningboatstogether〗∶用專用船只或民船架設的浮橋 zhōuzi〖boatman〗駕船的人——亦稱“船夫”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。——明·魏學洢《核舟記》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