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名】
- (形聲。從邑,交聲。從“邑”,表示與城郭、行政區域有關。本義:上古時代國都外百里以內的地區稱“郊”)
 - 郊區〖outskirt;suburb〗
 - 郊,距國百里為郊。——《說文》。按,周時距離國都五十里的地方叫近郊,百里的地方叫遠郊。
 - 適彼樂郊。——《詩·魏風·碩鼠》
 - 素服郊次。——《左傳·僖公三十二年》
 - 灑江郊。——唐·杜甫《茅屋為秋風所破歌》
 - 始知郊田。——明·袁宏道《滿井游記》
 - 邑外謂之郊。——《爾雅·釋地》
 - 郊二旬。——《周禮·質人》。注:“遠郊也。”
 - 至于郊。——《儀禮·覲禮》。注:“謂近郊。”
 - 又如:郊祀(古時帝王在郊外祭祀天地);郊圻(城邑的疆界。圻,地界);郊里(郊外的村落)
 - 田野〖field〗
 - 地可墾辟,悉為農郊,以贍萌。——《文選·司馬相如·上林賦》
 - 古代祭天地的典禮〖worshiptoHeavenandEarth〗
 - 郊社所從來尚矣。——《史記·封禪書》
 - 又如:初郊(初即位而祀天);郊社(祭天地);郊赦(天子祭天于郊,而特赦天下的囚犯);郊畤(祭天的地方。畤,神靈居止之處)
 - 古地名〖Jiaotown〗。春秋晉地。在今山西省運城縣境
 
【動】
- 在郊區住〖liveinsuburbs〗
 - 牛山之木嘗美矣,以其郊于大國也。斧斤伐之,可以為美乎?——《孟子》
 
jiāoqū
〖suburbs〗城市周圍屬該城市管轄的地區
jiāowài
〖outskirts〗城市以外或鄉村
北京的郊外有許多名勝古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