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【名】- 脖子〖neck〗——用于“脖颈兒”
 - 另見jǐng
 
 【名】- (形聲。從刀,巠聲。從“頁”,表示與頭有關。本義:颈項)
 - 同本義〖neck〗
 - 颈,頭莖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 - 小人莫不延颈舉踵而愿曰。——《荀子·榮辱》
 - 譬之是猶欲壽而歾颈也。——《荀子·彊國》
 - 喜則交颈相靡。——《莊子·馬蹄》
 - 折颈而死。——《韓非子·五蠹》
 - 颈血濺大王。——《史記·廉頗藺相如列傳》
 - 伸颈,側目。——《虞初新志·秋聲詩自序》
 - 撫其颈曰。——清·梁啟超《譚嗣同傳》
 - 又如:颈血(刎颈時流出的血。比喻不惜一死)
 - 器物像颈或部位相當于颈的部分〖neck〗。如:瓶颈;鶴颈;颈長如鵝
 - 脖子的前面部分〖sth.resemblinganeck〗
 - 颈在前,項在后。——《廣韻》
 - 一星名〖neckstar〗
 - 七星;颈,為員官,主急事。——《史記》
 - 另見gěng
 
 颈部jǐngbù〖neck〗連接其在兩個不同部分的相對狹窄或收縮的部分,或在端上,使人聯想到颈的部分
 颈項jǐngxiàng〖neck〗頭颈喉管的前面為颈,后面為項
  |